close
{宏恩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何驊}

「寶寶可愛的樣子總會吸引旁人過來跟他互動,甚至有些人會忍不住想要親一下。」家長與照顧者對這些小細節並不以為意,自己也經常沒注意到清潔與衛生,隨時就親吻寶寶。宏恩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何驊表示,有些照顧者會先將食物咬碎後,再讓寶寶吃,這是最不良的示範。

另外,由於嬰幼兒的皮膚未發育完全,皮膚的厚度大約只有成人的 1/3,皮膚的角質層脆弱,皮膚表面缺少一層防護膜,導致體內的水分容易流失,較脆弱且易敏感,容易受到外來病菌入侵

因口水中含有多種類酵素、菌類,照顧者若沒有注意,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、尋常動作,都可能會在不知道的情況下,讓寶寶的皮膚出現紅、腫等過敏現象,或是引起毛囊發炎,甚至將病菌傳染給寶寶喔!

不宜親吻寶寶的情況
上呼吸道感染
當照顧者有流鼻水、咳嗽、發燒以及喉嚨痛等現象時,應避免和寶寶近距離互動,以防將病菌直接經由飛沫傳染給寶寶
牙周病
個人的口腔衛生不佳,沒有做好清潔,產生許多牙菌斑持續堆積,進而造成牙周組織發炎,引發牙周病、牙齦炎等口腔疾病。牙周病患者切勿親吻寶寶,避免將病菌帶入寶寶口中

EB病毒(俗稱接吻病毒)
此種病毒是相當普遍的,感染途徑為飛沫傳染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當照顧者餵寶寶吃東西時,將食物先放進自己的口中咀嚼,再送進寶寶嘴中。若大人口腔內有EB病毒,便會趁機溜進寶寶體內。

皰疹
好發部位為嘴唇、牙齦、舌頭及口腔黏膜等,發病之初會有小水泡,接著形成潰瘍。若罹患此種疾病,無論大人或小孩都應避開接觸到患者的口水及發病部位,且要做好清潔衛生

幽門螺旋杆菌
同樣是「共食」的感染。若照顧者為幽門螺旋桿菌帶原者,藉由將食物嚼爛、以嘴先替寶寶試吃等這些動作,便容易將病菌會傳染給寶寶。照顧者應改善這些共食習慣,才能降低寶寶得罹患胃炎的風險。

寶寶臉上有紅腫或濕疹等情況
當寶寶臉上肌膚出現紅、腫或脫皮、長濕疹等情形,應避免親寶寶,或讓其他不天然的物質再去刺激他的肌膚。

異位性皮膚炎寶寶
有這種體質的寶寶,除了所處環境必須經常保持乾淨,也儘量不要讓寶寶接觸到化學物質的刺激,同時儘量不要親吻寶寶,避免皮膚過敏的情況更嚴重。
 

8項日常注意事項
不要濃妝豔抹後親吻寶寶
建議愛美的媽咪或其他照顧者在上妝後,不要和寶寶有近距離的接觸(例如:親的動作),避免將口紅、粉底等化妝品中的化學成分讓寶寶接觸到,易導致過敏、皮膚發炎等情況

不要擦過濃的香水
香水多為化學性物質,讓寶寶接觸到同樣容易引發皮膚過敏,更甚者,萬一吃下毒會有中毒危險。

勿抽完菸馬上和寶寶有親密接觸
剛抽完菸的人,呼吸都帶有二氧化碳,若和寶寶近距離接觸會讓他吸入煙味。另外,若照顧者長期吸菸,導致寶寶經常吸入二手菸,對他的健康帶來相當大的威脅。

有特殊病症時,切勿親吻寶寶
當照顧者有感冒情況,或罹患其他特殊疾病時,應避免和寶寶有親密接觸。

儘量不要和寶寶共食
假如照顧者要替寶寶探看食物的溫度,可以用手臂內側去試溫,最好不要直接用嘴去嘗。另外,也不要和寶寶「你一口、我一口」的親密共食,可降低為寶寶帶來病菌的可能性。

寶寶生病時,避免過度親暱
在寶寶生病期間,照顧者都會悉心照料。不過要注意,若是遇到傳染性疾病應避免接觸到患部,以免互相感染,造成疾病情況更嚴重。

以其他互動方式取代親吻
舉例來說,照顧者可替寶寶用按摩的方式去互動,一對一的親密交流,建立彼此的依附感。或是可用擁抱的方式,讓寶寶感受到爸爸、媽咪對他的愛。

注意衛生
家長或其他照顧者,外出回家後應先洗淨雙手、漱口,以及更換服裝後再照顧寶寶。另外,平時的飲食、生活等照護也都要注意清潔,可大幅降低寶寶罹患傳染性疾病的機率。

(資料來源:嬰兒與母親 6月號 NO.428 )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ypersel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